游客
题文

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年份
功能区
类 别
Ⅰ类
(居住区)
Ⅱ类
(混合区)
Ⅲ类
(工业区)
Ⅳ类
(交通干线
两侧区域)








2009
达标率(%)
78
57.2
81.7
65.8
94.8
74.3
76.2
44.3
2010
达标率(%)
83.2
68.6
87.3
76.8
92.3
81.1
83.5
53.6

(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二:读图

(1)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材料3:2008年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莱州又发现一特大型金矿,探明金矿资源量103吨;在济宁新发现一处特大型铁矿——济宁铁矿,其中兖州颜店矿段已控制资源量高达10亿吨,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最大铁矿。
(4)若两地的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试简要分析将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中C湖泊的名称:
C:
(2)图中大庆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美国南部工业区中的也有该工业分布。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3)简述甲图中A和乙图中B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点。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城市为
(2) 丙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流沙侵袭,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是
(3) 甲、乙两地均属图示区域农业发达的地区。试对比分析两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

读“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
A ,B。C
(2)图中带有箭头的虚线代表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输出线路之一,该线路的名称是,该线路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该线路的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