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 B.北半球为夏季 |
C.太阳直射20°S |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
如果遮阳板安装高度变低或者加长遮阳板,该设计适合的地区是( )
A.40°N | B.20°N | C.20°S | D.40°S |
图中 表示了我国75°E—102°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读图完 成1—2题。
1.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A.在30°N附近变化最为剧烈 |
B.在30°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
C.在30°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
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
2.沿30°N一线地区
A.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
B.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
C.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 |
D.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
读图1,完成5-6题。
![]() |
5.全球雪线高度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蒸发 | D.地形 |
6.雪线在南北纬60°分布差异悬殊,是因为
A.降水量的差异 | B.洋流影响的差异 | C.植被分布的差异 | D.海陆分布的差异 |
读图3,完成3~4题。
3.沿X Y一线考察自然带谱,先后经过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反映了
A.纬度地带性规律 | B.经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4.如果要考察从M到N的自然带谱,在实地考察中,最理想的线路应选择
A.30°E | B.60°E | C.90°W | D.90°E |
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A.中国温带荒漠带 | B.巴西热带雨林带 |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俄罗斯苔原带 |
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A.③、④两地 | B.①、④两地 |
C.②、⑤两地 | D.①、⑥两地 |
(2).①、③、⑤三地气候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