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把电阻R和电动机M串联接在电路中,已知电阻R与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接通电路后,电动机能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产生的电热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的电热为Q2,则: ( )
A.W1>W2,Q1 = Q2 |
B.W1 = W2,Q1 = Q2 |
C.W1<W2,Q1<Q2 |
D.U1<U2,Q1 = Q2 |
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
A.加大飞机的惯性 | B.使机体更加平衡 |
C.使机翼更加牢固 | 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 |
如图所示,重的滑块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从
点由静止下滑,到
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
点开始弹回,返回
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
点,已知
,那么在整个过程中()
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 |
B.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 |
C.从![]() ![]() ![]() |
D.整个过程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图乙为物体A与小车B的
图象,由此可知()
A.小车上表面长度 | B.A在B上滑行距离 |
C.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 D.小车B获得的动能 |
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立柱上固定一条长为,拴有小球的细绳,
小球由和悬点在同一水平面处释放,如图所示.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 B.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
C.小球和小车的总机械能守恒 | D.小球和小车的总机械![]() |
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