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尴尬哀声叹气睇(tì)眄轻飏(yáng) |
B.簪笏性情孤癖稚(zhì)子捧袂(mèi) |
C.下榻钟鸣鼎食孤鹜(wù)棹(zhào)夫 |
D.伶俐皇天厚土流憩(xì )讥诮qiào ) |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 |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D.夫晋,何罪之有。 |
指出各句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 |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 |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
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为避曹操追兵,刘备携新野十多万百姓逃奔江陵,张飞护着刘备且战且走,赵云保护刘备的家小。混乱中,有人称赵云投奔曹操了,但刘备并不信。 |
B.《三国演义》“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而张飞出击,二笑而赵云杀到,三笑而关羽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
C.《三国演义》中,曹操召见祢衡,以礼相待,但是祢衡竟然将曹操手下的文武官员尽数辱骂一番。后来曹操大宴宾客,祢衡又脱衣裸体,击鼓辱骂曹操,曹操只好将他当场处死。 |
D.《三国演义》中,周瑜和孙权设计骗刘备入吴相亲,想以他为人质讨回荆州,不料被孔明识破其诡计。赵云按照孔明的三条锦囊妙计行事,结果吴国太真招刘备为婿。 |
E.《红楼梦》中,袭人、晴雯等凑钱为宝玉庆寿,在晚上偷偷掷骰饮酒为戏。为更加热闹,又悄悄请来宝钗、黛玉、探春、李纨还有香菱等,群芳夜宴,主仆尽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一项是
A.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观察“高远境界”“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
C.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带着浓郁的乡间俚俗味,在某些城里人的眼中,是“野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杂役。 |
D.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林建华指出:大学只有保持宁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 。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①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
②不过,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
③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④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
⑤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⑥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声母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
A.①④⑥⑤②③ | B.①⑥③⑤②④ | C.③⑤⑥①②④ | D.③⑥①⑤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