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 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
|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
|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
圆明园的兽首来源于我国的十二生肖传说,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说明
| A.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 B.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
|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 D.不同民族文化有相同的性质 |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回答问题。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 C.精神活动是物质活动的基础 |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2010年8月3日,中国丹霞被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 A.精神的火炬 | B.情感的集中表达 |
| 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 | 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引起了人们精神的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升中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 B.为人民服务 |
|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D.爱国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