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雁栖湖举行,这彭显了北京市政府治理污染的信心。雁栖湖的建设在建筑、能源、环垅等方面始终以低碳、自然生态和环保为理念,建成后清洁能源使用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串方面均可达100%。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该
①积极进行环保技术创新 ②强化生态文明的评价
③对新能源使用进行补贴 ④加大环保产品的开发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仅仅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此后,我国将进行月球车着陆、机器人登月并返回、我国航天员登月等工程,这必将使我们对外太空的认识逐步加深。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③矛盾是事物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⑤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 | B.①④⑤ | C.①③⑤ | D.③④ |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和检验实践的标准
③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④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
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
C.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
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发射升空。在此之前,历时五个多月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征集活动”在北京揭晓,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标志——“月亮之上”折桂。回答8-10题。
|
8.右图顾永江的“月亮之上”由于融合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
才2007年夏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有人认为 , 此次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与三峡大坝蓄水造成水汽蒸发量加大有 关。事实上 , 近几年的监测结果并未发现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导致四川、重庆暴雨成灾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现象。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
②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