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Cl2是电解质 |
B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C |
将CO2通入NaAlO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
结合H+的能力:HCO3-<AlO2- |
D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C12可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
氯气具有漂白性 |
B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C |
SO2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 |
浓硝酸不稳定 |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最高价氧化物在常温的条件下能与W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 Y < Z< W |
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
D.室温条件下不可以用Y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3mol NO2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A |
B.7.8g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
C.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的H+的总数为2NA |
D.0.5mol Fe与过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的电子总数为1.5NA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Ba2++OH-+H++SO42-= BaSO4↓+H2O |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OH-![]() |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 Fe+8H++2 NO3-=" 3" Fe3++2 NO↑+4 H2O |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 I-+H2O2+2 H+="2" H2O+I2 |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④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