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不是化合反应 |
|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
|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
烧碱的化学式是
| A.NaOH | B.NaCl | C.Ca(OH)2 | D.CaO |
在空气中,化学性质稳定且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水蒸气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柴的燃烧 | B.石蜡熔化 | C.铁生锈 | D.食物腐烂 |
向100 g稀盐酸中加入10 g NaHCO3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反应物均恰好反应完全,生成a g气体。则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a ≥ 4.4 |
B.a ≥ ![]() |
| C.原固体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5.6 g |
| D.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0~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 |
| D.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