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天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的验证”。
实验一:制取氧气
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检验、验满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E
实验二:验证氧气的性质
(1)下列实验能证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的是    (填序号)。B实验还能证明氧气      的性质。

A                      B                         C
(2)制取氧气并测定其密度(装置如图)

①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该收集氧气的方法叫            
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有:   加热前试管和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M克),最后量筒内水的体积
(V毫升),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填序号)。
A.量筒内水的质量(m克)          
B.反应完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m克)
C.反应完后试管及管内剩余固体的总质量(m克)
测得氧气的密度为                               
③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填序号)。
A.称量时砝码放在了左盘
B.仰视读量筒读数
C.没将导管从量筒中取出即读数
D.装置未冷却就读数
F.读数时右侧导管内还留有水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31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2)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4分)生活离不开化学,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观点来看,“美酒飘香”、“花香四溢”都是因为  
(2)人体发生重金属盐中毒时可以喝牛奶缓解中毒症状,因为牛奶中富含  
(3)新型家用灭火器“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灭火的原理是 
(4)海水“晒盐”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一定为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现有下列物质: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⑧氨气⑨生石灰⑩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后_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