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品系的产生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B.在培育乙、丙品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
C.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无法观察到四分体 |
D.三个品系两两杂交,子一代都会出现表现三种优良性状的植株 |
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淀粉:碘液,蓝紫色 |
B.还原性糖:班氏试剂,红黄色 |
C.脂肪:苏丹III染液,橘红色 |
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
C.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能利用光能合成糖类 |
D.在机体免疫反应中,浆细胞内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 |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衣藻②蓝藻③根霉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②④⑤
prps蛋白转变成prp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图示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图中①与②过程的模板相同 |
B.遗传物质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 |
C.prpsc蛋白出入神经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
D.prps蛋白转化成prpsc蛋白时有正反馈效应 |
某植物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A.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
B.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
C.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
D.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