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藻(1565-1630)序利玛窦(著名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天主实义》重刻本说:“尝读其书,往往不类近儒,而与上古《素问》、《周髀》、《考工记》、《漆园》诸篇默相勘印。顾粹然不诡于正。……信哉!东海西海,心同理同。”“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则与佛经同。”材料表明作者
| A.认为西学中源 | B.认可西方科学,排斥西方宗教 |
| C.明确区分西方科学与西方宗教 | D.主张中体西用 |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
|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
| D.知识经济兴起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伟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时期的俄国
| A.开创计划经济体制 | B.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
| C.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 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 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
| C.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 | 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C.中美关系的改善 | D.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
|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
|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