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搜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2)某同学搜集到天涯论坛一篇文章《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其中有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统统的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
请问: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和“极右的老朽病”分别是影射什么运动?
(3)某位同学笃信西方学者亨廷顿的观点,因为他认为“儒教与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儒家文化不能与民主并存。”结合相关史实,请至少举一例给予反驳
(4)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6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8分)
(3)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二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美国: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员议员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德国: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说说古代雅典为后世提供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民主运作方式?依据材料一,回答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与雅典民主制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四国以文献为标志在近代分别确立了什么政体?概要指出四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有何特点?(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的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战争。战争起因是伊拉克违背国际法武装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宣布它是伊的第19个省。
材料二:大洋网2003年3月20日报道,美国和英国不顾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大国及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打响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03年2月初在美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坦言“对伊战争能够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
材料三: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联合国——美国:不听话的后果》

(漫画说明:警告牌——小心鲨鱼,别怪我们没有警告过你!
美国:救命呀!
联合国:救命可以,不过我们得先谈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英国两次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异同。(6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材料三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三权分立”的示意图(注释:Legislative Branch,立法分开;Executive Branch,行政分开;Judicial Branch,司法分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2)材料二出自哪一文件?材料中的国王在国家政治中逐渐处于什么地位?
(3)假如你是费斯特拉教授,请简要向学生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的情况。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中得出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联系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有关知识,比较唐朝与秦朝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