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评价某本书时曾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阶级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这本书是
| A.《共产党宣言》 | B.《资本论》 |
| C.《法兰西内战》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质上共同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
|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
|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
|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
|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 B.经世致用 |
| C.重道轻器 | D.积极入世 |
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这反映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已接受儒家文化中的
| A.克已复礼的主张 | B.以民为本的思想 |
| C.为政以德的思想 | D.天下为公的主张 |
唐代张九龄担任宰相时有条用人原则“不历州县不拟(拟定为)台省(中央部门官员)”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这一原则
| A.杜绝了以门第选官的现象 |
| B.符合唐朝中央制定政策的流程 |
| C.体现了科举制选官的特性 |
| D.有利于提高唐朝官员的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