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对表中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民国前期 |
1912—1920 |
13.4% |
一战后 |
1921—1922 |
-4.5%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 |
8.7% |
抗战时期 |
1937—1945 |
-2.45% |
解放战争时期 |
1946—1949 |
-0.68% |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在取得了较好发展
B.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持续发展
C.日本侵华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D.持续的战事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
C.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
高二的小明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A.小明的文化素质太低 |
B.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令人颓废 |
C.作品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 |
瓦特和改良蒸汽机对英国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英国内阁制形成 |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取得更多席位 | D.英国两党制形成 |
“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表达了
A.“经世致用”的思想 | B.“工商皆本”的思想 |
C.“独尊儒术”的思想 | D.“物质第一”的思想 |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