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85~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6%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由18.8%上升到26.0%。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月革命后,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下设陆海军、外交、财政、司法、内务、民族事务等13个人民委员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人民委员会的主要特点是

A.民主集中 B.议行合一
C.党政不分 D.三权分立

据统治,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 “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的口号。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华北和华东的农业基础良好
B.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被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反映的相关史实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危机”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工业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