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
|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的爆炸引发了数十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一次石油泄漏事故。此类石油泄漏事件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最早可能出现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 C.二战初期 | D.20世纪70年代 |
下表为我国l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粮食 |
植物油 |
猪肉 |
||||
| 1957年 |
203 |
2.4 |
5.1 |
||||
| 1960年 |
163.5 |
1.85 |
1.55
|
假如你是晚清时期的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 A.电影 | B.电视 | C.报纸 | D.互联网 |
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考察深圳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总理是在
强调
| A.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 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改革也要在此实验 |
| 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
| 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这次会议
|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 B.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
| C.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
| 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