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                                                                                   
词的下片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4分)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

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请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