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⑴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⑵。大都秋雁少⑶,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 行矣慎风波。
【注释】⑴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⑵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⑶大都:大概。
诗歌的颔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赏析尾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在宣州城西。的的:鲜明的样子。旆:旗子。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
这首诗的颔联展示了两幅形象而鲜明的画面,请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下列哪一句诗?
词语 联想到的诗句()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
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