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2009年7月22日 ,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大一统 |
C.天人感应 | D.无为而治 |
某中学历史课堂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要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说,统一由上级规定就好。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