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
|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
| B.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 C.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
| D.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最新著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实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 A.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
| B.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
| C.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
| D.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
|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不结盟运动 | D.“海五国机制”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
|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