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指( )
A.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 B.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
C.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 D.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
1600年前后,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地区向大西洋沿岸转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观点)。这一历史过程,简单地说
A.始于新航路开辟 |
B.世界大战将经济重心推离欧洲 |
C.英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
D.由此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③②④① | B.③⑤④②① | C.⑤②④③① | D.⑤③④①②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
C.是无视能力差异的国家管理模式 |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