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产生的根源在于
| A.他们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 B.明清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
|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 D.李贽反对君主专制的表率 |
使用了光与色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与上述绘画风格区别较大的画家是( )
| A.凡高 | B.莫奈 | C.毕加索 | D.塞尚 |
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的代表作,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这主要是说( )
| A.拜伦的功绩与拿破仑一样伟大 |
| B.拜伦和拿破仑同样都坚决反对封建专制 |
| C.拜伦和拿破仑都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
| D.拜伦塑造的英雄式人物和拿破仑一样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下列相
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日益缩小 | B.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
| C.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D.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同时加强 |
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 年份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40% |
38% |
36% |
34% |
31% |
|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8% |
34% |
43% |
37% |
36% |
|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2% |
27% |
37% |
36% |
43% |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
|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
邓小平曾说:“所谓多极 ,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 ,怎么样也算一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世界多级化格局已形成 | B.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
| C.和平崛起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 | D.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