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 B.图中5是指内质网 |
| C.图中7是暗反应的场所 | D.图中8处可产生CO2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 B.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 C.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基因重组 |
| D.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导致基因重组 |
在探究活动中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下列有关材料选择及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须用沸水浴加热后再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否则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时现象不明显 |
| B.利用干酵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须先将酵母细胞活化,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 |
| C.利用猪肝组织块探究酶的高效性,须先进行研磨,否则会影响气泡产生的速率 |
| D.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须先进行黑暗处理,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
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
|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
|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
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
|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
|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
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 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
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 A.50%和50% | B.50%和62.5% | C.62.5%和50% | D.50%和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