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 ;④ 。
A.目镜10× 物镜4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10×
(2)视野最暗的图像是 (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 和 。
(3)选择组合C,目镜10×,物镜4×,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 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 若C视野中细胞为180个,则换上B组合,视野中细胞为 个。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5)如下图所示,目镜是 (填序号)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 (填序号)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曲线_____可表示单子叶植物,最好用图中_____点浓度的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
(3)植物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此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_现象。
(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材料用具: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程序: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实验数据:
第2天 |
第4天 |
第6天 |
第8天 |
第10天 |
第12天 |
|
实验组 |
10% |
50% |
90% |
97% |
97% |
97% |
对照组 |
0% |
10% |
50% |
70% |
85% |
85% |
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 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A、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限制乙图m点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至少答出一种)。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坐标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的 n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
(5)在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形成A-B植物的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6)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央视曝光的“速生鸡”(一种白羽鸡)又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舆论漩涡。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已知正常白羽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中一个6Kb(千碱基对)片段在矮小型鸡中仅为4.3Kb,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若正常白羽鸡该 基因G所占比例为15%,则该基因连续复制三次至少需要_______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①鸡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_条染色体;对鸡的基因组测序应至少测定______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②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
(3)某饲养场的火鸡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R、r的控制。正常雄性和白化雌性火鸡交配,F1代全部正常,F1随机交配,F2代火鸡中正常雄性123只、正常雌性59只、白化雄性0只、白化雌性62只,则F2代产生的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___________、卵细胞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___________。
下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刺激迷走神经,能促进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当神经冲动到达图2中的突触小体时,结构2将会释放_______________(答物质名称)到突触间隙,与结构5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得结构5对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强,导致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图3中能产生胰岛素的是________细胞。它能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有人患上了胰腺癌,这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的下降有关,其根本原因与胰腺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突变有关。
(3)请用数字和→表示图4中不同液体之间的交换:__________________。
南瓜的皮色有白色、黄色和绿色三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基因(H、 h和Y、y)。有人利用白色(甲)、黄色和绿色3个纯合品种进行了如下三个杂交实验:
实验1:黄x绿,F1为黄色,F1自交,F2为3黄:1绿
实验2:白色(甲)X黄,F1为白色,F1自交,F2为12白:3黄:1绿
(1)与南瓜皮色有关的两对基因(H、 h和Y、y)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
(2)南瓜皮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H基因的作用是使酶1失去活性,而h基因无此效应,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应该是。
②上述杂交实验中,用作亲本的白色(甲)、黄色和绿色品种的基因型依次是、和。
③实验2得到的F2代南瓜中、白色南瓜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白色南瓜占全部白色南瓜的为。
④实验者接着做了第三个实验:白色(乙)X 绿→F1为白色,然后对F1植株进行测交,F2为2白:1黄:1绿,则白色(乙)的基因型为,若将F2代白皮南瓜植株自交,理论上F3南瓜皮色的表现型比例为白:黄:绿=。
⑤将基因型不同的两株白皮南瓜植株杂交,若F1代的皮色仅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
(3)研究发现,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的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头表示突变的位点
①可以推测,酶1氨基酸序列a、b两处的突变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其中a处是发生碱基对的导致的,b处是发生碱基对的导致的。
②研究还发现,失活酶1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 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翻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