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黄宗羲(1610—1695) |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
顾炎武(1613—1682) |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
王夫之(1619—1692) |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伏尔泰(1694—1778) |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孟德斯鸠(1689—1755) |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侧重强调什么?(2)概述中法两国的两种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自产生的作用。
材料三 “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 “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思想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4)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的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图5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阅读材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农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变得十分强烈。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那些运动?
(2)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呢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几率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发表在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
(2)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4分)
(3)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4)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做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