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日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

A.人的理性行为 B.人的精神活动
C.人的日常生活 D.人的存在方式

古人所说的意境,就是即使画一块石头,一条草虫,几只水鸟,几根竹子,也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要使画面体现画家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意境既是画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和自然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充分体现了()

A.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B.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下列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A.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
B.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推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发展
C.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转型期,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上升
D.面临低碳经济的冲击,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将趋于减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
②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③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④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增强文化自信要()
①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
②对本民族文化有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包容、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