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B.工业上制H2SO4过程中SO2氧化条件一般选择高温、高压、催化剂 |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反应 |
D.将C12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可制得漂白粉 |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 |
溶液颜色基本不变 |
Fe(NO3)2与H2SO4不反应 |
B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晶体 |
C |
将Al2(SO4)3溶液蒸干 |
有白色固体生成 |
Al3++3H2O![]() |
D |
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 |
有红色固体析出 |
2Na+Cu2+=Cu+2Na+ |
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I分子式为C19H24O5 |
B.化合物I 和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
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 |
D.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 |
X、Y、Z、R、W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合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R>W |
B.X2W6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W>HmR |
D.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存在离子键 |
已知:①H2(g)+O2(g)=H2O(g)
kJ·mol-1,② C(s)+
O2(g)="CO(g)"
kJ·mol-1。由此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则
为
A.+131.3 kJ·mol-1 | B.-131.3 kJ·mol-1 |
C.+352.3 kJ·mol-1 | D.-352.3 kJ·mol-1 |
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总能量;⑤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