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
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不断的变迁,下列对土地所有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国家所有 |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使有权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
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
“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选自《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2009年1月版),“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
C.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 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