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分析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这篇文章出自于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中提出的"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在何时?标志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由图一你一定联想到近代中国的相关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于哪一年爆发?
(2)图一这一重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何地位?
(3)与图二相关的会议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4)与图二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请问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分别指出这三个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7一18世纪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西方社会爆发了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而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了极致。中西方历史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请回答:
(1)这一时期,中国尚处在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余晖之中,请写出这一盛世的名称。国家在这一时期还能有效抵御外来侵略,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请举一例说明。 (2分)
(2)这一时期,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下图所示场景反映了统治者在强化君权上采取的哪一措施?(1分)

(3)这一时期,西方迎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它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拉伯半岛伍于亚、欧、非三太洲的交界处,处在东西方文明发源地之间。这显然有利于阿拉伯人继承和吸收东西方文化。尤为可贵的是,阿拉伯人在汲取、借鉴、容纳外来民族文化方面,袁现出积极、宽容和开放的心境。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兴起,帝国对新征服地区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兼容并营,统治者积极引导阿拉伯人向外族人学习,展开了大规模的“百年翻译运动”。
广泛地吸收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使伊斯兰文化成为东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
——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
材料二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一罗马文化并称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它把东西方古典文化融为一炉并发扬光大。具体说来,它继承发扬了阿拉伯固有的文化。弘扬了古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优秀遗产,吸收了古希腊的哲学和自然学科、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古印度的数学、天文学、医学、宗教哲学的精华。另外,伊斯兰文化在古文化向近代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雷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2分)
(3)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而文化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在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构建和谐统一的世界文化,成为各国思考的课题。请借鉴伊斯兰文化的历史,谈谈你的建议。(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是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序幕。……郑和横渡印度洋比迭·伽马将近早80年……郑和的船队有船百余艘。人员达27000人;述·伽马仅4条船,170人;哥伦布3条船,87人……郑和远航运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伽马仅到印度,哥伦布到加勒比海地区……郑和带去“丝与瓷”,他们带去“火与剑”。
——陈佛松《世界文化史》
材料二 随着下西洋壮举的停止。中国的造船业也逐渐萎缩,进而导致海上防御力量锐减。……在长远四百年的闭关政策下,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强大的远洋舰队都瓦解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勋爵来华,经过打探,马戛尔尼得出结论:大清帝国的舰队和海防设施不堪一击。
——《郑和之后中国海军如何走向衰落》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对郑和下西洋作了怎样的评价?(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为什么没能延续海上强国的辉煌?(2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活动,给欧洲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
(4)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