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分析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这篇文章出自于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中提出的"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在何时?标志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亚历山大东征的叙述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公元前4世纪,正当希腊城邦繁荣之时,希腊北部的波斯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了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格达。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名称
兴起时间
兴起地区
概况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中国
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广泛传播。
基督教
公元前1世纪前后
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
从欧洲逐渐传入亚、非、美洲。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其创始人为默罕默德,宗教经典为《圣经》

上述表格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请列举两种方式的代表各三例。
和平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暴力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看书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卫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这项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45年2月,他和材料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能源是各国最为关注的战略资源,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三次科技革命,实际上是能源领域里的革命,每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首先是在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机器发明.
材料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二: 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单位:万吨)

年代
1870
1900
产量
80
2000

材料三:原子能又称核能,1952年,美国尝试利用原子能发电。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到1991年,全球共有420座核电站。
—— 摘自《新华网》
材料四:受地震波及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3号机组和2号机组分别在3月12日、3月14日和3月15日相继发生氢气爆炸。一时间,核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国际社会对辐射泄漏的日益关注。日本核危机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安全事件。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原子能是第几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的是哪位科学家?你知道新中国掌握核技术始于哪一事件?
(4)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 分)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各国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2 分)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