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图中②为( )
A.草原 | B.荒漠 | C.针叶林 | D.针阔混交林 |
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 B.洋流 | C.地形 | D.季风 |
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2008年)与面积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
A.青海 | B.甘肃 | C.陕西 | D.山西 |
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 )
A.四川 | B.宁夏 | C.河南 | D.内蒙古 |
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回答下题。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多雨 |
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早天气 |
C.青藏高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 |
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持续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时,全市各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下的颗粒物)浓度均已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为全国最“霾头苦干”的城市。根据相当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原因是()
A.风力较大,扬起地面尘土,造成可吸入颗粒物不易沉降 |
B.冷空气活动弱,未形成大范围内有效降水 |
C.自西北地区的浮尘天气对成都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
D.自2013年春节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
上图为成都市某夜气温垂直温度变化率(图中等值线数值为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数值,单位:℃/100米)时空变化图,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
A.15—16时 | B.19—20时 | C.24—1时 | D.10—11时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显示的降水类型和图2显示的过程分别称为()
A.锋面雨海陆间循环 | B.地形雨夏季风环流 |
C.锋面雨夏季风环流 | D.地形雨冬季风环流 |
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
钓鱼岛面积约4.38平方千米,自古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读钓鱼岛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 |
B.地势南高北低,中央山脉南北走向 |
C.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水资丰富 |
D.岛上植物矮小粗壮,适应海上大风的自然环境 |
据图估算钓鱼岛到台北市(25°N,12l°E)的距离约为()
A.500km | B.250km | C.100km | D.50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