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2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关着的残破房屋、人烟稀少的马路、几无船只的冷清码头,……一派萧条的景象,2013年3月以来,这座苟延残喘的城市——底特律——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
底特律兴起的18世纪,内河水运是美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底特律和其所在的密歇根州,依靠优越的条件,一跃成为美国的重工业中心。1914年,由老福特首创的流水线作业,不仅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更使底特律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而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
但是,随着本土普通轿车市场渐趋饱和,日、德车系国际竞争力日趋增强,雪上加霜的金融危机……图9示意美国部分地区。
(1)简述18世纪底特律成为重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8分)
(2)说出除交通和市场因素外,底特律20世纪成为汽车城的主要原因。(6分)
(3)分析目前底特律城市衰落的主要原因(8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5中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5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2008年9月27日是第29个世界旅游日,主题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许多国际旅行社把“末日游”看作是巨大的商机。水城威尼斯成为“末日游”景区中的一员,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A.海水回灌B.珊瑚虫大量死亡 C.沿岸降水增多 D.冰川消融
(4)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分析该地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指出该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07年9月下旬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和逆温天气影响,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指数曾连续3天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08年秋收期间,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禁烧”措施,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期有显著改善。
材料二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可进行综合开发。具体的做法是:(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3)减少直接用作饲料的数量,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
(1)我省部分地区农村秸秆燃烧率曾高达80%以上,燃烧秸秆将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
(2)请将下列内容的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的空格内。

A.过腹还田 B.发展畜牧业 C.优质饲料 D.消灭害虫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
材料二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泰山号称“五岳之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下面为泰山云海景观图和泰山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欣赏泰山云海的最佳季节和最佳时机。
(2)泰山号称“五岳之首”,历年游客人数也位居五岳之首,简要分析泰山游客众多的主要原因。
(3)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然而这一工程却引发了诸多争议。请对此做出简要评价。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图1为“晋陕内蒙古区侵蚀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2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开工。引黄入晋工程是跨流域的世界级大型引水工程,北干线引水工程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为“引黄入晋工程线路示意图”。
(1)比较图1中I类侵蚀区与II类侵蚀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说出III类侵蚀区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名称。
(2)简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主要存在的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华北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已于5年前建成,据图2分析南干线调水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北干线在N处向南弯曲的原因。
材料三内蒙古地区正在建设的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今后15年内,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亿,预计达到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图3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4)有人认为“煤变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但也有人认为“煤变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