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 A.25℃ | B.12℃ | C.10℃ | D.8℃ |
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
| B.中部低,北部、东部、南部高 |
| C.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
| D.远看为山,近看山河相间 |
影响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 ( )
| A.春季的干旱与风沙 | B.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
| C.泥石流、滑坡灾害 | D.土壤次生盐碱化 |
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下图为四个城市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
甲城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人口比例约为()
| A.50∶30∶20 | B.30∶50∶20 |
| C.50∶20∶30 | D.30∶20∶50 |
图示信息表明,甲城市处于()
| A.工业化阶段 |
| B.计划经济阶段 |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 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跨国企业营运总部的最佳选址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下图为中国沿1100E经线日平均气温连续>100C的积温曲线图。
图中长江与渭河之间地区积温曲线呈波状起伏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 B.纬度因素 |
| C.海陆分布 | D.洋流影响 |
图中甲地所处的温度带与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可可豆、水稻 | B.亚热带──水稻、油菜 |
| C.暖温带──谷子、棉花 | D.中温带──小麦、甜菜 |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 | B.b——土壤肥力 |
| C.c——灌溉水源 | D.d——生长积温 |
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
|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
|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
|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这种指标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 |
| B.区域均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
| C.区域内部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的差异 |
| D.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