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微电子工业中心,最主要的区位选择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大   B.劳动力充足  
C.环境优美   D.高等院校集中

读我国某传统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工业区形成的基础主要是

A.廉价的劳动力 B.丰富的资源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市场需求量大

图中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资源日趋枯竭的问题。加快图示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石化工业和水泥工业布局与部分区域生产条件比较表

(注:表中数字代表区位因素重要程度,1—指向性要求;2—重要要求 ;3—般要求)
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下列区位因素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A.用地   B.运输 C.税收 D.用水

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需要优先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A.建立批发市场 B.跨区域调配资源 C.引进劳动力 D.建立发电厂

图是某地农业用地地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水源 D.气候

计划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
B.Z地应该发展花卉种植
C.距城市20—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
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40—100千米处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图,回答下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