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R、S、T段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R>S>T | B.R> S=T | C.S>T>R | D.T>S>R |
水库s对下游地区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发电 | B.控制下游洪水 | C.航运 | D.养鱼 |
R处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 A.终年受信风带控制 |
|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
| D.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
下图是亚洲东部2012年12月6日14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 A.受台风影响,狂风暴雨 | B.受冷锋影响,寒冷大风 |
| C.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 D.受高压影响,晴朗干燥 |
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为998百帕,它对菲律宾造成的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 B.洪涝 | C.寒潮 | D.沙尘暴 |
年径流变差系数(Cv)是用来衡量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一个量,Cv值越大,径流量年际变化越大。读“中国某地区年径流变差系数(Cv)分布示意图”,判断甲地Cv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阴坡,蒸发弱 |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 C.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 D.植被覆盖率高 |
读《东西部公路网密度变化比较图》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东西部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上面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80年至2002年我国东部路网密度变化量小于全国路网密度变化量 |
| B.1993年至2003年我国东部高速公路里程变化量小于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量 |
| C.我国西部路网密度增加慢最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低 |
| D.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东西部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科技水平 |
下图为“产业升级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我国西部地区处于T2阶段 |
| B.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T1阶段高于T2阶段 |
| C.T1阶段至T2阶段过程中最低工资标准降低 |
| D.廉价劳动力数量减少会加速T1阶段到T2阶段的进程 |
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示意图”,可推断
| A.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于第三阶段 |
| B.三阶段中中心区地价最昂贵的是第一阶段 |
| C.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外围人口集聚优势 |
| D.第三阶段中心区人口集聚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租水平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