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陕北地区图(下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地形区)的地势差异。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读我国南方冻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冻雨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B、C
A区域比冻雨区纬度高,有史以来冻雨对A影响极小主要原因是
关于这次冻雨的成因,叙述错误的是(双选)____________
A.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我国冬季风增强,造成了我国南方长时间的雨雪天气 |
B.北方的冷气流南下,与南方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冷锋天气 |
C.厄尔尼诺造成夏季风提前登陆,是这次冻雨的主要成因 |
D.1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南方的太阳高度小,气温骤降形成冻雨 |
除了冻雨,此区域发展农业还有那些气象灾害?
B省大部分位于地形区,特征是,多分布地貌类型,主要是地质作用形成。
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山东半岛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交通便利,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纺织、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等传统工业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成为我国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山东半岛食品加工业发达,其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
日、韩的____、____等工业部门向山东半岛转移,主要是因为山东半岛_________(多选)
A.地形平坦 | B.与日、韩相邻 | C.技术先进 | D.劳动力廉价 |
简述产业转移给山东半岛带来的利弊影响(答出4条)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若成岩石可能为。写出图中各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乙,丁。
丁处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图中区域属于:()
A.经济区 | B.文化区 | C.自然区 | D.行政区 |
参照b的描述,完成c的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粒级 |
胶泥 |
泥 |
沙 |
砾 |
卵石 |
||||
细 |
中 |
粗 |
细 |
粗 |
小 |
大 |
|||
粒径(mm) |
0.001~0.01 |
0.01~0.1 |
0.1~0.2 |
0.2~0.6 |
0.6~2 |
2~6 |
6~20 |
20~60 |
60~200 |
材料二 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 |
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
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