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玉兔”登月车着月后牵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12月26日,玉兔进入为期14个地球日的月夜休眠期。某同学在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 地球半径 |
R="6" 400 km |
| 月球半径 |
r="1740" km |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0=9.80m/s2 |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1.56m/s2 |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
v="1" km/s |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
T=27.3天 |
| 光速 |
c=2.998×108km/s |
| 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 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
A.
B.
C.
D.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于P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张力大小为T1;第二次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P点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点,至Q点时轻绳中的张力为大小T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个过程中,拉力F在逐渐变大,且最大值一定大于F′ |
| B.两个过程中,轻绳的张力均变大 |
C. ,![]() |
| D.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 |
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把它命名为“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
| B.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 C.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
| D.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
如图甲所示,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输出交流电的电动势图象如图乙所示,经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的理想变压器给一个灯泡供电如图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灯泡额定功率为22W。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则
| A.t=0.01s时刻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为零 |
| B.交流发电机的转速为100r/s |
| C.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1A |
D.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V |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为20cm | B.周期为4.0s |
| C.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 | D.传播速度为10m/s |
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 A.增强,紫光 | B.增强,红光 | C.减弱,紫光 | D.减弱,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