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烟台比济南
A.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 B.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 |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D.日出早,白昼时间长 |
关于图中区域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河流流速慢,内河航运发达 |
B.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
C.济南和日照相比,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日照 |
D.春末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伏旱 |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5—6题。
5.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虽然不利于蔬菜有机质的积累,但能够提高蔬菜产量
B.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C.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产量
D.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6.“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②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③广天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③水流速度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11.右下图为我国某地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下方曲线)与降水量(上方直线)关系图。图
中反映了该河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个时间差,今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B.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流域内滥砍滥伐,植被覆盖率降低 |
看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9—10题。
9.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北京最可能是()
A.昼短夜长B.夏季C.6月D.5月
10.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40°B.10° C.0°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