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 读某地区地形和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2)从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及流速等方面比较图中甲、乙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或说明判断依据。(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图15)。
⑴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⑵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⑶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⑷分析图14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 |
A |
C |
|
气候特征 |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有利 |
||
不利 |
读以下鲁尔区工业分布图回答
(1)鲁尔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主体由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衰退。
(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争加剧,鲁尔区竞争主要来自__________国家。与鲁尔区相比中国辽中南工业区最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 ________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 _________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 ____-城和 ___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 D.人口密度减少 |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______(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
图24-2是 “我国东部沿海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洋流①的名称是 流,它所属大洋环流的流向是 方向。
(2)洋流②③从性质上看,②属于 流,③属于流。
(3)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有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该渔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
(4)图中A处是距上海市东南400千米的海上平湖油气田,1999年4月,该油气田先行向浦东供气,平湖油气田实施海底石油开采的工作基地是海上 ,海上天然气运输方式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 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
材料二:下图为新疆南部地区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