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甲“华北平原西汉前的古村落分布图”和图乙“地形剖面潜水水位图”,回答(1)—(2)题(共18分)。
(1)根据图示,叙述华北平原西汉前的古村落分布特点(4分)
(2)从生活和生产角度分析古村落分布的有利自然地理环境因素(14分)
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旅游景点图 (左下图)
材料二: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赴台的旅客中,大陆旅客约有96万人次,而以观光为目的赴台的大陆游客有60.6万人次,几乎是前年的2倍,增长非常快。以多数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选择8天7夜行程,每天消费250美元计算,全年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对台湾的贡献有360亿元。预计2010年赴台观光的大陆人数还会再增长,全年可望有75万人次。
(1)结合材料一,选取两个角度举例分析台湾自然旅游景观特色及形成条件。
(2)近年大陆赴台游客逐年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上海某中学生小华,计划暑假期间乘火车赴明孝陵、八达岭长城、龙门石窟和庐山等景区观光游览。
(1) 图示甲、乙两风景区中,可以观赏到的“世界遗产”景观分别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其中,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填名称)。
(2) 小华拟从上海出发,最后由庐山回沪。你认为小华旅游过程中经过的主要铁路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小华介绍乙风景区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1) 根据上述材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 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的人口,与延安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省,其原因是什么?
(3) 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
左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右上图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右下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南方比北方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的地下水位曲线图,右上图中曲线的一处出现错误,请指出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3)分析乙地某城市地下径流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根据图文材料(图甲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图乙为图甲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肯尼亚旅游资源丰富,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美丽的乞力马扎罗山终年不化,占地62000英亩的莱瓦野生动物保护区栖息黑犀牛、格雷维斑马独立种群等野生动物。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工业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以制造业为主,2002年,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内罗毕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1)分析图甲中2000mm降雨高值区分布特征及成因。
(2)分析肯尼亚鲜花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3)请你为该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