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问题。
早梅桥
李绅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诗歌开头四句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人为什么说“游荡行人莫攀折”?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长洲怀古
刘沧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停车日晚荐苹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注】长洲:苏州的古称。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读《文选》诗九首(选一)
[清]舒位
云浮鸟倦早怀田,乡里儿来巧作缘。
仕宦中朝如酒醉,英雄末路以诗传。
五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
只有东坡闲不过,加餐遍和义熙年。
[注]①《文选》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这首诗是诗人阅读其中编选的陶渊明的诗后,有感而作。②舒位,清代诗人,一生坎坷,曾九次参加会试考试,皆不中,遂绝意进取,游食四方,以馆幕为生。根据诗歌内容,诗人写了陶渊明的哪些方面?有何用意?
后人评价舒位的诗风格奇崛,尤善典故,句法奇迥,情浓意丰,请从用典、修辞、意象等方面,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诗歌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再游修觉寺让诗人“客愁”全消,但也有人认为诗人的愁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重。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