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

马克思:“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
江泽民:“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1)当前,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是什么?
(2)这一旗帜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高举这一伟大旗帜?

2008年春节前后,全国各地政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节日期间的精神文明建设,并非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来,即增加了节日气氛,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材料1:在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节选部分材料如下:
——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987亿元.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
——国家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从2005年开始,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材料2:2005年5月14日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2005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出席开幕式时强调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结合材料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1反映了什么观点?简要分析原因。
(2)材料l反映观点所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
(3)材料2反映了什么观点?怎样解决这一同题?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