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SO42﹣、NH4+ | B.K+、Cu2+、NO3﹣ |
C.Cl﹣、Na+、CO32﹣ | D.Ba2+、SO42﹣、Na+ |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的原子序数为1 |
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 |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
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
下列事实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蔗糖是白色固体,说明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 |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在受热情况下运动速率加快 |
C.碘升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
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氧化物 |
氧化铁 |
氧化铝 |
氧化铜 |
氧化镁 |
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
490ºC |
540ºC |
350ºC |
545ºC |
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
C.必须加热 |
D.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