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除去CaCl 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 3固体,过滤 |
B. |
除去NaN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Cl 2固体,过滤 |
C. |
从H 2O 2溶液制取O 2后的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MnO 2: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 |
D. |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CuO固体: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 |
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Cl溶液、稀盐酸、稀硝酸、Ba(NO 3) 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AgNO 3溶液、Cu(OH) 2固体、NaOH溶液三种物质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
AgNO 3溶液 |
Cu(OH) 2固体 |
NaOH溶液 |
实验现象 |
白色沉淀 |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
无明显现象 |
A. |
NaCl溶液 |
B. |
稀盐酸 |
C. |
稀硝酸 |
D. |
Ba(NO 3) 2溶液 |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B. |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C. |
参加反映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 |
D. |
图示中x的值为2 |
下列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
B. |
海水晒盐是通过降温结晶实现的 |
C. |
氧元素在自然界中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循环 |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
如图为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离子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
粒子甲不显电性,粒子乙带正电荷 |
B. |
甲、乙两种微观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
C. |
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化学性质均比较稳定 |
D. |
粒子甲是阴离子,粒子乙是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