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 B.557 kJ | C.436 kJ | D.188 kJ |
爱迪生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 NiO2+2H2O Fe(OH)2+Ni(OH)2,
下列该蓄电池推断错误的是:
①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 2e-=" Fe" + 2OH-
③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④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2H2O-2e- = Fe(OH)2 + 2H+
⑤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只有③ | B.③④ | C.④⑤ | D.①②⑤ |
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 + H2O(g)![]() |
B.图②是在长时间电解氯化钠稀溶液的电解池中,阴、阳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一定为1︰1 |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A2(g)+3B2(g)![]() |
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 4OH- |
B.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
C.电解时,a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 |
D.当电池中消耗0.02gH2时,a极周围会产生0.02gH2 |
保持恒温、恒容,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从正反应开始,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Ⅱ—从逆反应开始,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B.Ⅰ、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体系的总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C.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
D.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A的浓度相同
恒温时,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 (g) N2O4(g),测得NO2的转化率为a﹪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1molNO2,新平衡建立时测得NO2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 B. a<b | C.a=b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