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科学家为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小分子恢复了磁性,由此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实验时将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小分子搬上了“手术台”。这个“个头”仅为1.3纳米的小分子,其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在光电子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与研究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钴酞菁”的小分子没有胶体粒子的性质;
B.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所有化工领域;
C.现在纳米器件都是无所不能的胶体
D.此工作实现了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索分析法在近20年来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态系统研究中2H、13 C、15 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H216O在相同条件下比1H218O更易蒸发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1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氧气与足量钠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1mol 甲基(—CH3)所含电子数10 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氮与氮气混合气所含分子数为0.1NA
D.2L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氧分子个数是2N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示T1℃时甲的溶液已饱和,乙的溶液未饱和
B.B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均达饱和且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分别降温至T2℃,析出的乙比析出的甲多
D.若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11.6gFe3O4加到1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再加入9.8g铁粉,反应停止时,溶液中无固体存在。立即往溶液中通入氮气,同时滴加5.0mol/LNaOH溶液到溶液中,金属离子刚好生成白色沉淀,共消耗NaOH溶液160mL。则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mol/L B.4 mol/L C.6 mol/L D.8mol/L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19 kJ· 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 kJ· 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ΔH=-285.8 kJ· mol—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