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
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叙述( )
A.甲正确 | B.乙正确 | C.丙正确 |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
实验室中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此试剂是()
A.蒸馏水 | B.氢氧化钠溶液 | C.盐酸 | D.硫酸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 B.NaCl溶液 | C.C2H5OH | D.CaCO3 |
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 nm,1 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 B.悬浊液 | C.胶体 | D.乳浊液 |
工业上可用CO2生产甲醇,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将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 |
B.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则该反应△H>0 |
C.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
D.保持温度不变,若将平衡后的容器体积缩小至1L, |
重新达平衡时则2 mol·L-1<c(CH3OH) <8/3 mol·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B.常温下,在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的pH减小 |
C.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质量都减小 |
D.温度一定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随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