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和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又析出0.1 mol Ag。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B.氧化性:Ag+>Cu2+>Fe3+>Zn2+ |
C.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 |
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及其量,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
A.4 mol A+2 mol B | B.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 |
C.3 mol C+1 mol D+1 mol B | D.3 mol C+1 mol D |
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0.4 mol | B.0.6 mol | C.0.8 mol | D.1.2 mol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 ΔH<0,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正反应吸热:m+n>p+q |
B.正反应吸热:m+n<p+q |
C.正反应放热:m+n>p+q |
D.正反应放热:m+n<p+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