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范仲淹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城粮食爆满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范仲淹“荒政三策”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 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  )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B.收入水平的制约
C.物价水平的制约
D.人口数量的制约

“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如下表:

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消费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其中:食品
38.2
37.7
37.1
37.7
36.7

这说明,“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  )

A.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B.食品支出越来越多
C.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D.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漫画《巧经营》讽刺的是(  )

①市场上垄断经营的行为 ②对顾客进行价格欺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③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④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衡量市场交易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是…(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电视机的消费;没有煤、石油的发展及炼制,就不可能有塑料、化肥、化纤产品的各种消费。人们有饮食的需要,才有产品的生产;有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才有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这则材料说明(  )
①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②生产决定消费 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④消费使人产生新的需求,促进生产向广阔的领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