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比是5.71∶1。而中、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89、0.87,远高于高收入户0.64的消费倾向。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分配环节中,应该( )
①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过高收入
④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人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大。这表明()
| A.生产决定消费 |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
|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 000亿元到4 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专家分析,文化产业在强有力需求的带动下,有望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②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③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我们应该()
| A.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 B.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 |
| C.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 D.以外来文化代替传统文化 |
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 A.文化的区域特征 | 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
| C.文化的求同存异 | 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
由于缺乏传承,我国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的“库存”正日益减少。据广西文化部门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世纪末,除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 C.中华文化过于繁杂 | D.中华文化有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