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 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 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 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怎样改善这种状况?
材料一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今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周来查处的220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被通报的案件涉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大办喜宴等,其中包括曾备受媒体关注的河南襄城县王洛镇政府3年给猪蹄店打数百张接待费白条一案。
通报称,2013年10月24日,网络曝光“王洛镇政府三年打70万白条,饭店老板挂横幅讨债”问题。经查,2007年至2013年2月,王洛镇政府累计赊欠耿伟杰红烧猪蹄店餐费70.05万元。特别是2011年11月许昌市推行“公务灶”制度后,王洛镇政府仍然在该饭店进行公务接待265次共计15.06万元。
材料二漫画,《网络反腐》反映了人们通过网络对某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进行曝光、追踪,引起的社会舆论,从而达到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有人认为网络反腐应该成为政府治理腐败的根本武器。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谣言谎言 也在网络流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再到“女大学生求职被割肾”,这些信息耸人听闻,最后都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谣言。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目无法纪,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为了减少甚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请你结合材料一和已学政治生活知识说说为啥要“盯紧、盯牢”政府的权力?
(2)通过分析材料二请你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公民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提出几条建议。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刘铮、张辛欣、刘美子、叶前)在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目标。这些指标,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走向。
【指标一】增速7.5%: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指标二】CPI控制在3.5%:物价涨幅有望保持温和
【指标三】13500亿元赤字:支持经济发展防范债务风险
【指标四】M2增速13%左右:货币政策松紧适度
【指标五】进出口增长7.2%:贸易大国稳外需防波动
【指标六】新增就业1000万:就业“加码”有利民生改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实现以上目标。
材料一201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材料二江西省强卫书记说:“山清水秀是江西的骄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没有理由不走在前列。我们将巩固提升生态这一最大优势,真正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继续组织实施“五河一湖”生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切实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树立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和绿色消费观,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完善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机制,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美丽中国的排头兵。”
假如你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建美丽家乡·圆中国梦”的主题创建活动,可你父母却不知怎么参与其中,现在请你结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关知识跟他们讲些道理并告诉他们可以做些什么。
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思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 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议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锯。
中国式“剩宴”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如何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呢?近日,有一群网友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正潘子卉:加入“光盘族”吧。让我们都不要浪费,尊重农民的劳动。@txznisnota:父辈很喜欢把吃不完的留下次吃,最后剩菜越来越多,很多吃不完的东西都扔掉了。其实应该一开始就不要买这么多。最好的节约,就是不浪费。@鳗鱼小卷:这个活动好。不少人有种陋习,外面吃饭,特别是请吃饭,必须都吃到有剩下的为止,不然就好像没好好招待别人吃饱的样子,而且打包也觉得蛮丢脸的。
材料二“浪费是年轻人用了没两年的手机,是中年人转来送去却不吃不用的年节礼品,是一件商品的过度包装,是白天的灯火通明,是市政建设无长远规划的重复开挖……”网上一则关于“身边的浪费”的段子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至政府形象工程、官员豪华座驾,小至个人消费行为、物质至上思维方式,究 其原因,还是源于中国文化中“好面子”“讲排场”“兴攀比”的心态。
结合材料一二 ,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作为公民应该怎么积极参与“光盘行动”?